董事長報告書

尊敬的各位股東: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新技術變革正在推動千行百業進入智能化重構階段,深刻改變社會生產生活方式。本集團立足「新一代綜合智慧服務商」定位,充分發揮「數字基建建設者」、「智慧產品和平台提供者」、「產業數字化服務者」、「智慧運營保障者」(以下簡稱「四者」)作用,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提高核心競爭力,大力拓展戰略新興業務,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扎實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經營業績保持穩定增長。

一、 經營業績穩中有進,收入利潤實現雙增長

本集團堅持「價值引領、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總路線,積極應對傳統領域客戶資本開支下降壓力,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經營收入和淨利潤1保持穩健增長。上半年,本集團實現經營收入人民幣76,939百萬元,同比增長3.4%,其中服務收入2人民幣74,981百萬元,同比增長2.9%。經營毛利人民幣7,888百萬元,同比下降2.8%。毛利率10.3%,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淨利潤人民幣2,129百萬元,同比增長0.2%。淨利潤率2.8%,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所有者權益回報率(ROE)39.3%。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0.307元。

(一) 把握數智機遇,三大業務板塊全面增長

上半年,本集團三大業務板塊均保持向好態勢。電信基建服務收入人民幣38,272百萬元,同比增長1.6%,佔經營收入比重為49.7%。業務流程外判服務收入人民幣22,383百萬元,同比增長1.0%,佔經營收入比重為29.1%。本集團緊跟社會數智化浪潮,緊抓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不斷深化,以及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的機遇,持續建強軟件開發和數字服務能力,應用、內容及其他服務收入保持較快增速,實現人民幣16,284百萬元,同比增長11.7%,佔經營收入比重持續提升,為21.2%,連續多年為收入增長核心驅動力。

(二)發揮能力優勢,三大客戶市場穩健發展

1. 融入客戶生態,國內電信運營商市場凸顯韌性。面對客戶資本開支持續下滑帶來的挑戰,本集團堅持「CAPEX+OPEX+智慧應用」4發展策略,用高質量交付穩固傳統業務基本盤,同時聚焦運營商客戶轉型需求,推動從傳統業務向戰略新興業務領域的多元化拓展,在算力網絡建設、數據中心綠色升級、智慧城市、應急安全等方面深化戰略合作,構建共生共贏生態。上半年,努力提升運營商客戶市場份額,助力客戶發展產業數字化業務,有效緩解客戶資本開支下降壓力,來自該市場收入人民幣38,203百萬元,同比下降4.6%。

2. 緊跟客戶需求,國內非運營商集客市場實現雙位數增長。本集團積極服務能源、交通、教育、金融、文旅等重點行業客戶,緊跟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安全化發展需求,發揮「顧問+僱員+管家」5服務模式優勢和「平台+軟件+服務」6能力優勢,持續升級融雲、融人工智能、融安全、融平台的一體化全過程服務能力,打造標桿產品與解決方案,積極帶動行業賦能賦智。與此同時,抓住客戶增加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機遇,促進基建相關業務快速發展。上半年,來自國內非電信運營商集團客戶(「國內非運營商集客」)市場收入人民幣36,585百萬元,同比增長12.9%,有力支撐上半年整體收入穩健增長。

3. 推進轉型升級,海外市場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本集團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開發優質區域,持續拓展高價值項目,在提升通信傳統業務質量的同時,向產業數字化、新能源服務等新賽道延伸,逐步建立多層次、全產業鏈的海外生態體系,成功承接亞太、中東等地多項EPC總承包大項目。上半年,海外市場收入人民幣2,151百萬元,同比增長8.7%。

二、 聚焦重點行業,戰略新興業務動能強勁

上半年,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加速發展,數智技術、綠色技術賦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本集團持續深耕數字基建、綠色低碳、智慧城市、應急安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聚焦政府、應急、衛健、教育、交通、能源、文旅等重點行業,戰略新興業務保持快速增長,來自該業務的新簽合同額佔總新簽合同額比重超40%,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一) 數字基建領域

本集團搶抓人工智能技術變革拉動的算力市場空間,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演進升級,依託諮詢設計、集成施工、運維管理全過程、全專業一體化總包能力,以及「技術+場景+生態」的綜合服務優勢,承接國內外多地智算中心建設、數據中心改造、雲平台和5G+項目,深耕政府、互聯網、金融、能源等行業客戶,提供智能敏捷、綠色節能、安全可控的綜合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服務保障,助力打造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構建新質生產力數智底座。上半年,來自該領域新簽合同額保持快速增長。

(二) 綠色低碳領域

本集團積極投身綠色低碳導向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聚焦能源電力、工業製造、交通運輸、地產建築、信息通信等行業綠色運營需求,強化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採用「綠色能源+節能技術」雙輪驅動模式,打造低碳智算中心、5G綠色基站、綠色低碳園區、虛擬電廠平台等一系列標桿項目,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參與編製首部數據中心綠色化評價國家標準《綠色數據中心評價》,彰顯該領域前沿技術智慧與行業影響力。

(三) 智慧城市領域

隨著城市更新行動持續推進,本集團把握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機遇,發揮「規劃+設計+實施+交付+運營」全鏈條服務能力,依託省市縣三級專業化屬地團隊,推動重點行業、重點區域貫通發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新範式。上半年,數字政府、智慧教育、智慧水利、智慧文旅、智慧醫衛、企業數字化轉型等領域的新簽合同額均實現較快增長。本集團總包承建的新禹河數字孿生項目被央視《新聞聯播》等節目報導。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建設水利工程信息自動化項目,構築「空天地一體化」的現代智慧灌區典範。

(四) 應急安全領域

本集團助力構建現代化應急管理體系,護航客戶網絡與信息安全,夯實社會安全發展基礎。在應急管理方面,充分發揮前沿數字技術優勢,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行業應用,幫助礦山、化工、水利、消防等重點領域客戶實現應急管理智能化轉型,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和極端條件應急指揮通信能力。在網信安全方面,打造多款自主可控的網信安全產品,依託「信息化+安全」綜合能力,持續承接國家網絡安全重大工程,為客戶提供網安規劃設計、實施集成交付、運維一體化安全服務,有效提升客戶網絡安全水平。

三、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上半年,人工智能的迅猛發展引領產業變革,數字經濟動能強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本集團瞄準前沿領域強化科技創新,集約研發力量,打造差異化核心競爭力,深化產業合作,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更好培育新質生產力。

(一) 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建設科技型企業

本集團堅持科技創新自立自強,聚焦核心領域加強研發投入,形成面向人工智能、安全、低碳等新興技術的近百款產品的科創產品庫,自主研發數字政府一體化平台、智慧建築綜合管理系統、智慧糧儲平台、光儲雲綠能綜合管理平台等核心產品與綜合解決方案。現已累計獲得授權專利超過4,100件,軟件著作權超過10,900件,參與國家級標準48項。牽頭建設省級網絡與信息安全重點實驗室等研究機構,榮獲國家協會、省部級科技獎項20項,科創能力獲得政府及行業認可。

(二) 佈局人工智能業務,塑造核心競爭力

本集團全面落實「人工智能+」行動,緊密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從融合創新、場景深耕、生態協同三方面佈局人工智能業務,建強人工智能全棧式服務能力、人工智能產品融合創新力兩大差異化核心競爭力。依託1,400餘人的人工智能交付團隊,為客戶提供智算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數據治理、場景化應用研發等定製化服務,形成AI智能座艙、數據中心節能管家、空天地一體化監測平台、數智化AI客服、數字員工等「人工智能+」應用標桿案例。上半年,人工智能領域新簽合同額突破人民幣13億元,覆蓋客戶200餘家。

(三) 推進科創體系改革,激活發展新動能

本集團持續深化科技創新體系改革,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堅持市場導向,不斷優化研發集約運營推廣機制和成果轉化機制,提升研發資源利用效率,加大力度攻堅客戶需求迫切、市場潛力巨大的前沿技術領域,持續打造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拳頭產品,建立產品升級迭代機制,強化科創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完善科創專家人才培養、引進、選用機制,採用多維度激勵方式,激發創新發展活力。

四、 踐行環境與社會責任,保持良好企業管治

本集團認真履行「建造智慧社會、助推數字經濟、服務美好生活」企業使命,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始終堅持合規運營、綠色發展,積極回饋社會,良好的企業誠信表現獲得資本市場認可,連續多年被納入「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成份股。

本集團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穩步落實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及相關行動方案,建立節能減排考核獎懲機制,降低能源消耗總量,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風險,繼續加大節能新技術、新業務的開發拓展,為各行業客戶提供高水平的綠色服務,打造綠色生態圈,助推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本集團承建西藏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智慧管護系統項目,守護雪域高原生態環境,延長綠色生態產業鏈,利用科技賦能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本集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完成搶險救災、重要活動、鄉村振興相關建設和通信保障任務。在雲南、貴州、重慶、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強降雨,以及西藏定日縣6.8級地震、颱風「蝴蝶」等重大災害中,全力搶修受損通信設施,參與災後全面恢復重建,成為應急救援和民生保障的堅實支撐。投身「哈爾濱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等國家重要活動,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化建設和通信服務。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綜合智慧服務能力,承接多地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高標準農田改造、農產品產業資料庫、智慧旅遊等項目,獲得當地群眾高度評價。

本集團高度重視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企業治理能力,健全風險與內控管理體系,增強企業發展動力和安全保障,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企業管治工作榮獲資本市場多項嘉獎。在《Extel》(原《機構投資者》)「2025年度亞洲區最佳管理團隊」評選中,榮獲「最受尊崇企業」、「最佳首席財務官」、「最佳投資者關係企業」、「最佳ESG」和「最佳公司董事會」等榮譽。在亞洲企業管治雜誌《Corporate Governance Asia》舉辦的「第十五屆亞洲卓越企業大獎」評選中,榮獲「亞洲可持續發展獎」、「亞洲最佳CFO」和「最佳投資者關係公司」等榮譽。在亞洲財經雜誌《FinanceAsia》(《金融亞洲》)舉辦的「2025年度亞洲最佳公司」評選中,榮獲「中國最致力於多元、公平及共融(DEI)」銅獎。

五、 展望

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算力等前沿數字技術加速融合創新,促進生產要素優化組合,新動能正在持續成長壯大,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面對戰略機遇與挑戰,本集團堅定「新一代綜合智慧服務商」定位,不斷提升「四者」核心能力,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全面擁抱人工智能,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對內賦能企業治理,對外強化服務能力,構建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全域智慧服務的特色科技型企業。數字賦能傳統業務轉型升級,持續提升全鏈條、一體化交付能力,不斷塑強差異化競爭優勢,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積極佈局新興市場,聚焦智算中心、智慧運維、新能源等領域,不斷創新業務模式,打造兼具規模和效益的行業領先產品,建立核心客戶與核心生態,增強發展新動能。同時,統籌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健全企業治理體系,嚴守安全發展底線,奮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數字力量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

最後,我本人謹代表董事會對長期關心和支持本集團發展的股東、客戶、社會各界以及一直以來辛勤工作的員工表示誠摯謝意。對於已辭任的獨立非執行董事蕭偉強先生及其在任期內對本集團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表示衷心感謝。同時,歡迎程建軍先生、陳力先生、招敏慧女士加入董事會。

欒曉維
執行董事、董事長

中國北京
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一日

  • 淨利潤指本公司股東應佔利潤。
  • 服務收入=經營收入-商品分銷收入-系統集成IT設備配售收入
  • 此處為年化所有者權益回報率。
  • 「CAPEX+OPEX+智慧應用」:CAPEX(Capital Expenditure)指國內電信運營商資本性支出,OPEX(Operating Expenditure)指國內電信運營商經營性支出。
  • 「顧問+僱員+管家」的服務模式是本集團近年來採取的一種獨有的業務模式。「顧問」是指本集團發揮人才和產品優勢,以「顧問」的身份幫助客戶,將客戶的需求轉換成可執行的方案或項目。「僱員」是指本集團接受客戶的委託,以「僱員」的身份,協助客戶對項目的其他利益相關方進行協調,推進項目順利實施,確保客戶達到最初預期。「管家」是指本集團為客戶提供業務全生命週期的管理,貼身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
  • 「平台+軟件+服務」的能力指利用網絡安全、物聯網等核心基礎平台、聚焦客戶場景的各類智慧應用以及從諮詢規劃、工程建設到運營運維的一體化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貼身定製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Cookies和私隱聲明

我們使用cookies來提升您在我們網站上的體驗。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這些cookies。 有關我們如何使用cookies以及了解如何更改Cookie設置的更多資料,請仔細閱讀我們的私隱政策

接受並關閉